加拿大约克大学一项有关儿童惧怕打针的研究发现,大部分孩子都有恐惧打针的经历,8%左右的孩子会因为害怕打针而情绪崩溃,甚至出现呕吐和晕厥的现象。许多孩子在生病就医或者打疫苗时,受环境及情绪的影响,会出现哭闹、哆嗦、逃避等行为表现。
案例
琪琪到医院打预防针,看到排在前面的小朋友哇哇大哭。琪琪好紧张啊!
轮到琪琪打针了,她害怕得哭了起来,“我不要打针,我不要打针”,在此情形下,父母和琪琪应该怎么办呢?
小朋友可以这样做
1.如果你害怕打针,可以把脸扭到一边,看向别处,在心里给自己积极的暗示:有点疼,但我可以忍受,一会就好了。
2.可以向爸爸妈妈表达你的害怕,也可以说说话、唱唱歌分散注意力。
3.要在心里告诉自己,打疫苗是为了让我们更健康,即使有一点疼,也要勇敢哦。
父母的这些做法要避免
1.用打针恐吓孩子,把打针描绘成一个“恶魔”:“你再不听话,我让医生给你打针。”
2.为了哄孩子打针,骗孩子说“打针不痛的”“打针就像被蚊子叮”。
3.因为孩子打针哭闹而采用羞辱手段:“打一针就哭成这样,真丢脸。”
4.在孩子开心玩耍时突然“戳”一针,让孩子感到“打针”的恐惧。
这些行为或者语言都会加深孩子对打针或者就医的恐惧感。
父母应该这样引导孩子
1.父母可以先通过做游戏或其他轻松愉快的方式,提前让孩子知道他将面临什么。除了自己设计游戏外,父母也可以买一些和打针相关的玩具,比如药箱、听诊器等。
2.父母要允许孩子有表达恐惧的权利。当孩子表现出害怕时,其实是向父母寻求帮助,父母千万不要训斥孩子,而是引导孩子将害怕情绪发泄出来。如果他哭,你只需要抱抱他就可以啦。
3.父母不应采取哄骗的方式安慰孩子,诸如手术不疼、打针不疼等等,因为你所说的这些不疼并不是孩子的真实感受。
4.在去医院之前,父母就要告诉孩子:“我们要去医院打针,打针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疼,但你完全可以克服。”如果打针时孩子还是哭了,父母可以抱着孩子安慰他,刚才打针是不是有点儿疼啊?没事儿,疼的话哭完就好了。
作者: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理事、陕西华榛书院心理咨询师 任永华
原标题:《关爱儿童心理健康 | 第五期:当孩子害怕打预防针时,这些方法很有用》
阅读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