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
大部分中小学生人手一部手机
正值寒假
全天触网的几率更是大大增加
诈骗分子
除了向中老年人下手之外
现在也将手伸向了中小学生!
★ 真实案例 ★
案例一:
2024年1月17日,蒙某某(11岁,独山县某小学学生)在贵州荔波县玉屏街道家中用自己母亲的手机玩游戏,游戏中诈骗分子以加QQ免费领取皮肤为诱饵,诱导蒙某某在手机QQ上加对方QQ,后对方引导蒙某某下载一个“T****k”APP软件才能免费领取游戏皮肤,蒙某某按照对方的要求,下载APP后,对方要求蒙某某提供其手机号及短信码验证给对方,蒙某某提供后,其母亲微信账号绑定微信的银行卡被盗3373元,2024年1月23日9时许,蒙某某的母亲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后才到玉屏派出所报警求助。
案例二:
2024年1月24日13时许,吴某某(11岁,荔波县某小学学生)在快手上刷视频时,看到一条视频称:视频里面有二维码,扫码进去就能领到红包的字样。吴某某扫码进群后。群里面就有人发二维码给吴某某,叫吴某某扫码转5.88元,吴某某转了5.88元之后,对方就叫吴某某联系群管理员并加管理员的QQ。吴某某加了管理员的QQ后,对方从QQ上发信息跟吴某某说:已经把钱从微信转给吴某某了,然后说吴某某是未成年人,平台不支持这个钱。还称因吴某某的原因导致对方的账户被冻结了60000元。要求吴某某拿大人的手机把钱从银行卡上提现到微信零钱,然后再把零钱充值到另一张卡上。如果不按照对方所说的去操作,对方就要去报警,让警察来找吴某某或走法律程序。吴某某害怕之后,就按照对方所说的进行操作了。操作完了,对方就叫吴某某拿充值已成功的截图信息发给对方看,吴某某就把充值成功的短信截图发给对方。对方骗吴某某说钱已经到对方的账户上了,之后会把钱返还给吴某某,后又继续哄骗吴某某说钱已经返还打到大人的账户上了,但是已经被冻结了,需要继续充值,叫吴某某再拿另一个大人的手机来重新再转钱,吴某某又按照对方的要求继续转账,但在转账的过程中被其母亲及时发现,其母亲随后报警求助。
谨防电信诈骗
天上不会掉馅饼
中小学防诈骗知识宣传
您家孩子用电话手表吗?
您家孩子玩qq、微信、电竞游戏吗?
如果以上答案都是yes,
那今天的内容您一定要看!
更要提醒家人谨防被骗!
诈骗团伙已向孩子下手!
校园诈骗套路深
且看如何来避坑
中小学生诈骗骗术大揭秘
01
免费领游戏皮肤、游戏道具
同学们在玩游戏过程中,看到免费领取游戏皮肤、免费送游戏币装备、购买出售游戏设备等广告消息,进入一些QQ、微信群。群内骗子让同学们用家长手机扫码领装备,等扫码后,后台会提示操作有违规,要冻结银行卡和微信,还要对家长和学生进行拘留处罚。同学们在恐惧中听从骗子的指令,骗子伺机把家长手机内的钱骗走。
02
免费领明星签名照
同学们在网上或短视频中发现领取明星签名照的信息,骗子冒充“蔡X坤”“王X凯”等明星助理的身份,告知扫码支付5元、10元不等费用,就可以获得明星签名照。同学们付款成功后,骗子编造未成年人付款违规,导致银行账户内资金被冻结的谎言。然后以起诉学生及父母为由恐吓同学们,指令大家操作父母手机转账进行解冻,导致被骗。
03
免费领红包、领福利
骗子在微信群、QQ群中散布可以"领红包"的虚假消息,吸引涉世未深的学生;当同学们联系骗子后,骗子会以各种借口引诱或恐吓大家一步步往下“按指令”操作;最终同学们按骗子所说的操作完毕后,骗子会拉黑被骗人,无法再联系。
04
冒充熟人诈骗
针对学生的冒充熟人诈骗大多数为冒充学生的同学、朋友、亲戚等实施诈骗。骗子盗取学生微信号、QQ号后,冒充学生本人向学生的亲戚、朋友借款,或者以学生发生交通事故、得病等为由,要求学生亲戚、朋友转钱。
1
电话手表诈骗
2
班级群诈骗
3
网络游戏诈骗
4
网络追星诈骗
防范策略
01
致学生
1.不要添加不明网友,不要随意加入不明群组。
2.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,或是点击未知链接。
3.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与家人的信息,如家庭住址、手机号码、银行卡号、身份证号码、验证码,以及任何密码等。
4.不配合就追究责任,不配合就起诉,不配合就报案抓你,这些都是骗子恐吓大家的借口。勇敢一点,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,帮助警察叔叔们抓坏蛋吧!
5.不要轻信所谓的“官方”,所有公安机关、司法机关、执法部门绝不会通过电话办案,更不会要求转账。
6.凡QQ、微信接到朋友要求转账汇款或借钱的要求时,务必通过电话、视频或见面核实确认后再进行操作。
02
致家长
网络游戏中青少年占比高,广大家长要注意保管好自己手机的支付密码,同时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,比如讲述相关案例,灌输防诈观念,引导孩子注意防范。
1.不要将手机支付密码告诉未成年子女,不要将捆绑有银行卡、支付宝的手机交给未成年子女单独使用;
2.不要轻信家长群里的收学费等交费信息,转账前先电话、视频核实;
3.所有的高额回报理财广告使用平台、APP、网站进行投资理财的,都是诈骗;高额回报理财高额回报理财广告广告高额回报理财广告
4.网络兼职刷单、刷信誉、做任务的都是诈骗;
5.网购声称商品有问题办理多倍赔款的;或者声称误开会员帮你取消的;或者声称包裹遗失办理赔付的;或者要求私加个人微信、QQ处理订单的,都是诈骗;
6.全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,一定要开启来电预警功能!可自动提示诈骗电话、短信!
7.96110是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,专门用于对群众的预警劝阻和防范宣传等工作。96110的电话一定要接!一定要接!
八个“凡是”须谨记
警方提醒
1. 一旦汇款后发现自己被骗了,保留所有的证据,切勿删除。
2. 以最快的速度及时拨打96110、110报警或向派出所报案。
3. 除“国家反诈中心APP”、“96110”、“110”平台及电话外,不要相信网上所有的网警、律师、公安局等“官方”,不要走网上所谓的“配合调查”程序,避免二次被骗。“110”和派出所,一年365天,每一秒都不会休息,永远是大家最便捷最安全的保障利器。
套路千千万
防骗靠自身
在这里提醒大家
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
不轻信他人
请各位学生家长
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
增强法律意识
保障财产安全
(来源/全民防骗局)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正值寒假,警惕这些专盯中小学生的诈骗套路~ 云南丽江警方 轻触阅读原文
云南丽江警方 赞 分享 在看 写留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原标题:《正值寒假,警惕这些专盯中小学生的诈骗套路~》